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纸糊的窗户,青铜的镜子,古人为什么不用玻璃?
你可能会说,古代哪有什么玻璃。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烧制玻璃的技术,晚于青铜,早于铁。
经过多年发展,古代玻璃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可为何在我们印象里,古人没用过玻璃呢?
最早的玻璃
时间往前推120万年,当时一群茹毛饮血的人,偶然敲碎了一块石头,他们发现石头的断裂面十分锋利,往手上一拉,鲜血直流。
有人见这石头会咬人,于是将其绑在木棍上,让它去“咬”其他的野兽,石斧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被打碎的这块石头,名为黑曜石,除了少量的斑晶和雏晶外,剩下的成分都是玻璃质。
简言之,这是种天然的玻璃,它有着如今玻璃的锋利,也有玻璃的脆,往往一击即裂,因此没能成为石器时代的主力。
这是人类第一次与玻璃的邂逅,时间往后推百万年,人类与玻璃第二次相遇。
这时候的人们,懂得用高温熔化富含二氧化硅的沙子,来制造玻璃。
这是很难的事,二氧化硅的熔点在1650度以上,原始的火炉无法达到这样的温度,只能烧制简单的青铜器。
火炉的温度升不上去,那就想办法让沙子的熔点降低,加入碳酸钠和碳酸钾后,只要达到1000多度,就能让沙子熔化。
古时候的碳酸钠来自于草木灰,这是苏美尔人最早发现的,所以早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有人烧出了玻璃。
到了公元前3700年,古埃及人也领悟了这项技术,制造并使用了玻璃器皿。
这些玻璃器皿的制作方式很简单,先是用黏土捏出一个模具,接着将融化拉条的玻璃一圈一圈堆在模具内,等玻璃冷却凝固,原始的玻璃杯就诞生了。
我国的玻璃大概出现在西周时期,1975年,有考古专家在陕西宝鸡挖出了上千件玻璃制品,经鉴定,这些都是来自于西周时期的铅钡玻璃。
铅钡玻璃
此外,在陕西的扶风、岐山,以及山东的曲阜等地,都曾出土过来自西周的玻璃。
要说最有名的玻璃文物,当属1965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勾践已经死了1500多年,可他使用的剑,如今还泛着阵阵寒光,为人所称奇。
在这把的剑的剑格上,两面都嵌有玻璃,虽已千年蒙尘,仍是不掩瑕瑜。
有专家推测,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利用模铸大件玻璃的技术,这种技术脱胎于传统的瓷釉,形成了铸、缠、嵌、磨等多种成熟的工艺。
那时的玻璃有一个晦涩的名字,叫做“璆琳”(qiú lín),记于《尚书》之中。
玻璃的出现,介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后世的铁似乎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流,可玻璃,真就是个“小透明”。
玻璃的发展
最初的玻璃,既没用来做窗户,也没做镜子。
至于玻璃杯,考古专家确实挖出过来自战国时期,跟今天玻璃杯类似的杯子,不过那时水晶制作的,跟玻璃无关。
战国古墓出土的水晶杯
那时候的玻璃,多数的作用就是像玉石一样,用来作装饰品。
到了汉代,玻璃饰品更是五花八门,如玻璃耳坠,玻璃带钩,玻璃琀等。
这时的另外一些玻璃,开始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比如河北满城刘胜墓里,曾出土过一个玻璃盘,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在使用玻璃器皿。
到魏晋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佛教徒进入中国,中西交流逐渐加深,有不少外来的玻璃器进入中国。
玻璃吹制技术,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河北定县出土的来自北魏的玻璃瓶和玻璃钵,就是用吹制法制成的。
玻璃瓶和玻璃杯在这一时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
到了隋唐时期,玻璃制造业更加繁荣,产品涵盖了生活用品,陈设品,以及女性的妆饰用品等。
宋代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玻璃灯,宫里的人称其为“苏灯”,因为这种灯市苏州进贡来的。
苏灯一般在元宵节挂出来,照着街上“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景。
到元代时,专门设立制作玻璃的作坊,名为“瓘玉局”,烧制的产品叫做“瓘子玉”。
罐子玉也称为“药玉”,虽有“玉”名,却是用玻璃做的仿制品,明代曹昭曾这样评价:
“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
到了清初,有人觉得从汉代一直流传的“琉璃”这个名字,怎么听都像“流离”,有些不吉利,于是给他取名为“玻璃”。
清代的玻璃进入了集大成时期,生产厂家遍布北京、广州、山东等地,康熙年间还专门请了一位叫做纪理安的德国人,来教授西方玻璃制造技术。
清代玻璃眼镜
到了雍正年间,出了个叫祖秉圭的人,原是在内务府衙门当差,后来遭到了弹劾,说他在任职期间不理苗疆政务,之后被雍正帝免职。
免官的人,一般都没有好果子吃,可祖秉圭是个例外,当时因海关监督杨文乾病故,这个官职空了出来,急需人手替补。
雍正帝瞧着祖秉圭也算个人才,于是让他担任海关监督一职。
这在当时可是个肥差,洋人要跟清人做生意,进来的货物都得经海关监督的手,能捞不少油水。
凭着职务之便,祖秉圭从中得了不少呢绒、钟表等稀罕物,其中就有一块平板玻璃。
这块玻璃长五尺,宽三尺四寸,祖秉圭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块玻璃,瞧着新奇,将其献给了雍正帝。
雍正帝对此甚是喜爱,将其推广到了宫殿中,之后这种玻璃流传民间,中国糊了几千年的纸窗户,从此换上了透明玻璃。
到乾隆年间,玻璃器具更为多样,除了透明玻璃器外,还有画珐琅玻璃器、刻花玻璃器、缠丝玻璃器等精致的玻璃器具,光是颜色就有三十多种。
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发展,古代的玻璃生产技术已十分成熟,在千家万户普遍使用,可存在感为何这么低呢?
古人为何不爱用玻璃
影视剧常有的偷窥桥段,手指用唾沫蘸湿,接着在窗户纸上慢慢戳出一个小孔,眼睛透过这个孔,将屋内情景尽收眼底。
且不说这种桥段有多离谱,单说为何古人不用玻璃做窗户,要用纸糊?
其实上面也说了,平板玻璃,是在雍正年间才传入中国的,在此之前,我国烧制的玻璃,体积都很小,并且不是平整的。
这样的玻璃,自然不适合做成窗户。
同样的道理,制作镜子的玻璃,也要求它足够平整,古时的玻璃满足不了这一要求。
而且古代的青铜镜,已经满足了人们基本照镜需求。
如今人们了解古代青铜镜,也是通过影视剧,可影视剧中的镜子不够平整,照出的人影扭曲,且呈黄色。
真正的青铜镜,是经过复杂的工序制作的,明代杜堇画的一幅《磨镜图》,就真实展现了一个老人磨镜的场面。
另有《金瓶梅》也写了老人用墨镜药磨镜,将镜子磨得“耀眼争光”的情景。
这里的磨镜药,今人普遍认为是某种水银和锡的混合物,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里揭秘:
“以水银杂锡末,今磨镜药是也”。
既然青铜镜足够让人看清自己,又何必去发掘玻璃透明和反光的属性,并且古代的玻璃始终有个缺点——易碎。
那时候的玻璃,没有今天加的材料复杂,不光是一摔就碎,就连装过冷或过热的水,都容易炸裂。
想要用它泡茶,是万万不行的,古人泡茶,用的都是瓷器。
古代瓷器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在宋代达到巅峰,因为瓷器的广泛普及,不仅是泡茶,人们盛放食物、进行宗教仪式都会用到瓷器,就连枕头都是瓷器做的。
瓷枕
比起玻璃,瓷器还有个好处,破了能补,当时还有一个专门补破瓷器的行当,叫做“锔碗匠”,如今我们能见到的古代瓷器,要很多破损后被锔在一起的。
除此之外,陶瓷的导热性能要比玻璃差,在玻璃杯和陶瓷杯中倒一杯热水,陶瓷杯再怎么烫,也能忍着端起,玻璃杯喷都不敢碰。
当然,古代玻璃杯在没碰之前,就已经炸裂了。
到了如今,玻璃已经做了全新升级,不仅出现了摔不破的钢化玻璃,还有能发电的碲化镉玻璃。
所以啊,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为了一时不受重视而难过,做了几千年“小透明”的玻璃,如今不是成了人们离不开的必须品吗?
参考资料:
[1]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新京报2022-07-27
[2] 《古人为什么不用玻璃作镜子?》澎湃新闻 2018-12-28
[3] 《收藏马未都:古人为何不用玻璃》收藏马未都2018-08-27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