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前脚刚帮印度搞定全球新建最大的钢炉熔炼厂,后脚印度就对中国钢铁产品下重手。
继美国对全部输入境内的钢铝加征25%的关税后,印度韩国也同时盯上了中国钢铁,全球钢铁大战开打,中国钢铁的超级周期已经终结了吗?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印度的钢铁部部长库马对媒体放出狠话,他称印度将在半年内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加征临时税,跟美国一样最高是25%。
库马给出的理由也是挺无奈的,他称中国进口的低价钢铁威胁着印度本土钢铁企业,这是极其不公平的,而且反映了一个挺荒唐的现象。
那就是印度在2024年全年全国对钢材的需求大涨50%以上,创下了过去6年的新高,而从中国一共买了650万吨成品钢,同样创下了历年来的纪录。
明明国内的需求贼大,但印度本土的中小型钢铁厂混的却很惨,反而出现了减产和倒闭的情况。
就拿热轧板来说,中国产的钢材即便通过印度海关交了税,但依然比印度本土的同类产品每吨便宜85.8到128.7元,而且质量远胜于印度钢铁。
而印度大型钢铁厂虽然在疯狂扩充产能,但基本生产的是粗钢。
像2024年3月,印度京德勒西南钢铁(JSW)公司新建450万吨高炉,意图扩充粗钢产能到每年450万吨,而塔塔钢铁公司在9月建成了437.5万吨的高炉,计划将每年300万吨粗钢的产能提高到800万吨。
但印度钢铁依然在国内没有价格优势,哪怕在国外也是被吊打,比如中东印度钢材的报价要比中国高每吨55美元。
于是印度也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他们一边对中国进口的钢材大加抵制并加重税,另一边却对中国援建制钢设备放开投资。
因为印度钢材成本和价格干不过中国,主要是因为印本土钢铁公司所用的设备、生产线比较落后,制钢和管理效率也跟不上,虽然人力成本占优,但依然总成本降不下来。
上文提到去年9月塔塔钢材公司建成的这个年产437.5万吨铁水的高炉,实际上是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中冶赛迪公司承建的,整个合同金额高达30亿元。
虽然这个塔塔钢厂2号高炉年产量等同于一个中等钢厂的规模,但是中国企业在建成时用了不少降低成本的高新技术。
比如高炉里面的高精度喷煤技术,能精准控制炉子的火候,让煤炭充分燃烧,每年省下来的焦炭高达21万吨,光成本就能降低1亿元以上。
除此之外,塔塔噶钢材2号高炉还用到了中方自主研发的高效低耗高炉工艺,能提高热效率的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能提高废渣处理效率的水渣转鼓技术以及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等。
正是这种采用各项高尖端技术的高炉,才是印度真正需求的,那就是降低钢材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印度塔塔钢材公司高炉建成的消息传到国内,一下子就引爆了舆论,而且同样在钢炉建成的9月,印度财政部正式决定对中国进口的不锈钢管加征五年、最高30%的关税。
一边抵制中国钢材产品,另一边又引进中国钢炉技术和设备,印度是否会趁机掌握中国先进的制钢技术呢?
其实中国从未正式在国家层面上决定停止对外新建钢铁设备,2021年我们是宣布不会在海外建新的煤电火电项目,这两者我们很容易弄混淆。
中国钢铁公司其实早在2000年就打入了印度本土市场,也经历了从几百立方米的小高炉向5000多方特大高炉的承建历程,中国五矿集团、中冶集团、中钢设备等等都在印度有大型钢铁高炉的建设经验。
除了印度市场外,中企在2016年替马来西亚开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高炉,在2022年替菲律宾建成投产的630方高炉,以及在2023年替越南建设2500方高炉,都是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比较知名的项目。
替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承建新的钢铁设备,放眼全球是非常庞大且具有潜力的市场,即便中企不承建这些项目,但日本、韩国的传统制钢企业也会过来抢订单。
况且我们企业再输出钢铁技术和设备时,也会与海外保持一代到两代的技术差距,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钢材在全球的价格竞争优势,这点应该是让我们放心的。
根据韩联社报道,2月20日韩国正式拍板决定对中国产的热轧合金钢厚板(钢材成品),加征最高38.02%的反倾销税。
原因是韩国国内只有浦项制铁和现代制铁两家公司有能力加工出热轧钢厚板,但中国和日本的热轧钢产品有着不用高炉加工的技术,所以中日两国产品长期占韩国热轧厚板进口量的九成,因为价格比韩国国内竞品便宜三成以上。
所以去年7月韩现代制钢就把中国厚板给告了,同年10月韩国就开始对中国热轧厚板搞反倾销调查。
目前美国也对进口的钢铝统一加征25%关税,韩国日本也不例外,而且美国已经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钢铁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业的根本,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其实已经面临钢铁产品过度生产的情况,也就是供大于求,这也导致中美日韩钢企竞争非常激烈。
全球钢铁大战已经开打,中国钢企不仅要在钢铁成品上保证自身的价格优势,还要迅速抢占海外钢铁项目的市场,其实也是向海外输出自己的一套标准。
这样中国钢铁的超级周期将会继续持续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