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北京住房租赁市场供应充足。北京市二手房市场持续回暖,价格环比上涨,交易量显著增加。新发布的《技术要点》旨在通过优化居住空间设计,提高“得房率”,为市民提供更多“好房子”。全国多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好房子”建设,提升居住品质。
北京市二手房市场近期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北京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1%,这是自去年10月首次转涨后,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增长。春节假期过后,市场热度不减,客户咨询量和带看量均有显著增加,成交量也随之上升。
在北京通州区的一家二手房中介门店,尽管是工作日,但房产经纪人的工作节奏却非常紧张。据该中介介绍,春节后的客户量和成交量均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北京市住建委的数据显示,2月5日以来的两周,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连续多日上涨,其中2月20日的二手房网签量达到787套,较前一日增加了40多套。北京某头部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数据显示,仅2月10日至16日,该公司就成交了1844套二手房。
除了市场交易的回暖,北京还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这份文件主要针对北京市5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包括顺义、大兴、昌平、房山及亦庄。据介绍,这些地区的土地供应量约占北京全市的60%。
这份《技术要点》对“好房子”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涉及阳台、客厅、共享空间、地下通道、外立面等。通过优化这些居住空间的设计,文件旨在适度提高“得房率”。例如,文件建议阳台、饰面层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以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和140平方米的户型为例,“得房率”可从80%提升至约90%。
北京并非唯一关注“好房子”建设的城市。全国至少15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提及“好房子”的内容,涉及建设要求、制度保障、示范项目建设等,为2025年“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总的来说,北京市二手房市场的持续回暖以及“好房子”政策的出台,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居住品质,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住房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随着更多“好房子”的建设,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望进一步提升。